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我院董瑞文同学作品获第三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诗歌类三等奖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揭晓,我院2020级研究生董瑞文报送的作品《拖布卡支教赋》荣获诗歌三等奖。

董瑞文同学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云南省昆明东川区拖布卡镇中心学校支教。支教结束后,怀着对学校师生的留恋与不舍,对志愿服务的热爱与无悔用文言记录支教经历与感悟。

此次“志愿文学”征文活动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主题,共收到参赛作品5600余件,最终评选出中短篇小说、剧本、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五类110件获奖作品涉及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从不同视角讲述了青年志愿者的奉献故事反映了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不断彰显理想信念、爱心善念、担当观念,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

拖布卡支教赋(并序)

戊戌辛酉,余幸入研支,二零一九,率队昆明东川,支教布卡,今一年有余。既已分离,不甚伤感,回首往昔,心潮澎湃。故以吾之不才,留此乱笔。

七彩云南,百濮之北。润天地之华,生矿铜而衣红土;采星瀚之辉,接川滇而流金沙。县志满车,上溯堂琅廿百载【1】;树桔巧渡,传承革命忠烈魂【2】。滇中第一,万山丛中花轿生【3】;天然博物,暴雨小江泥石流【4】。然地偏远而产业独,兴建设而采伐甚,山石裂而资源枯,还林木而转型艰。

东川北去百余里,于群山中,垦盆地以建小镇,依彝语曰拖布卡。昼赏飞云,彩霞若手可摘;夜观北斗,银河如溪缓流。顾山环树绕,峰巅谷幽;壁峭水湍,道跻径右;鸟兽乐栖,车足难行。故渐贫。

时有南林,招募研支,援建西部,岁稔遣使。癸巳发轫,择菁英壮怀热血;甲午伊始,会布卡悉育新苗【5】。千里迢迢,辗转东西,尽卅六险弯;轸石崴嵬,跋山涉水,凌千尺绝顶。天高日烈,犹似金乌啄肤;夜深风寒,若如丝衣卧冰。而或水停电断,无清泉煮茗之香,失开黑追剧之乐,逢备课无门之苦,临日落而息之闷。虽然,亦无他言。岂惧身之艰苦,但冀墨之芬芳。

既非师范,人一己百。寻他山之石,容百川之谏。备课设计,习纪昌习射之勤;问老求道,以程门立雪之诚;相励互证,出房谋杜断之情;兴哀与共,生与子同袍之谊。日三省身,磨课堂教学之质;因材施教,传文韬武略之知。以专为法,循言以授经史;以身作则,躬行而张四维。伏案耕耘讲台,为人师表;谈笑交通总角,莫逆于心。

晨披朝露,归携星辉,夙兴夜寐;驽马十驾,手足胼胝,锲不却退。青春炽,佳讯至。水杉舞台,莺声燕语,闻高山流水之音;美术画展,泼墨丹青,见吴子弃纸之笔;护卫国旗,豪情铿锵,比气吞万里之势;奖学助学,扶贫解忧,燃蟾宫折桂之望。风雨场上,喝彩堂堂,竞技对抗野蛮体魄;辟雍府内,书声琅琅,礼义廉耻文明精神。不语怪力乱神,除封建迷信;探声光热力电,育科学眼光。立志鸿鹄,何憺苔花米小,纵黄口垂髫,已心驰大好河山百万里;阔步青云,岂忪风起雷鸣,待束发加冠,定展翅精忠报国荐丹心。

西行洒热血,教育戍边疆。弃觚辍锸【6】,旌指风沙。捕鹞释麑【7】,臧封丕罚。春风化雨,漫山皆花。星火燎原,尽显风华。承志愿西部之伟业,展披肝沥胆之信仰,担智志双扶之重任,谱绚烂青春之华章。聚成团火,散为繁星。一年不长,终身难忘。毕曰: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嗟乎!情怀非空物,梦想亦可得。逝者如斯,廿载春秋。接力不辍,弦歌不绝。邂逅志同道合之友,偕集万死不辞之君。遵有教无类之德,守克己去欲之礼,记不求名利之誓,施解惑句读之才。困苦益坚,报国不畏三人虎;表功愈谦,桃李不言自成蹊。硕果累累,三生无悔。幸做微点烛光亮一方教育基业,志为相马伯乐空滇北逐日追风。

故诗赞曰:

牯牛山麓金沙畔,俱是巾帼好儿郎。

接力廿载功千古,智志双扶神传扬。

报国岂惧身艰苦,愿闻书声笔墨香。

但逢祖国需要处,四海八荒皆故乡。

 

注:

【1】古时秦灭巴蜀以后在云南巧家设堂琅县,东川属其管辖。

【2】东川树桔渡口,长征时期红一方面军红九军团在此巧渡金沙江。

【3】轿子雪山,位于禄劝县与东川区交界处,因其山型似一乘放置在万山丛中的花轿而得名,主峰为滇中第一高峰。

【4】流经东川的小江流域为世界典型暴雨泥石流区,被称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

【5】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13年开始组建,2014年第一届成员前往东川区拖布卡镇支教。

【6】引自《龙文鞭影》“陈胜辍锸,介子弃觚”

【7】引自《龙文鞭影》“信陵捕鹞”、“西巴释麑”